
胃基礎(chǔ)小知識
發(fā)布時間:
2020/01/03
胃(stomach,gaster)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連食管,下續(xù)十二指腸。其大小和形態(tài)因胃充盈程度、體位以及體型等狀況而不同。成年人胃在中等度充盈時,平均長度(胃底至胃大彎下端)為25~30cm,胃容量約1500ml.
胃(stomach,gaster)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連食管,下續(xù)十二指腸。其大小和形態(tài)因胃充盈程度、體位以及體型等狀況而不同。成年人胃在中等度充盈時,平均長度(胃底至胃大彎下端)為25~30cm,胃容量約1500ml.
胃在結(jié)構(gòu)上可分為賁門、胃底、胃體、胃竇和幽門幾個部分。賁門是胃的入口處,即胃與食管的連接處,在胃與食管的交接處有條齒狀線,起著括約肌的作用,可防止胃內(nèi)容物向食管反流,幽門是胃的出口,即胃與十二指腸的連接處,幽門對胃內(nèi)容物的排空和防止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的反流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慢性胃炎多發(fā)生在幽門或以此處為重,幽門螺旋桿菌也常寄生于此處,胃底部位于賁門左側(cè),是賁門以上的隆起部分,胃體部是胃腔最大的部分,介于賁門和幽門之間。
一般胃壁有四層,即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漿膜層。與食物直接接觸的粘膜層,人的胃粘膜表面著一層厚度在0.25--0.5毫米的粘液層,胃的表面上皮細胞還能分泌重碳酸鹽,二者結(jié)合形成雙重防護屏障,一旦平衡被破壞,就會發(fā)生疾病。
胃主要用于將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又稱物理消化),并將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較小的分子(又稱化學消化),以便于進一步被吸收。胃主要吸收少量水和少量酒精以及很少的無機鹽。胃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鹽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質(zhì)。胃腺的泌酸細胞會在消化過程中分泌出胃酸,而主細胞會分泌蛋白酶、凝乳酶等酶。胃酸用于殺死附在食物表面的細菌,蛋白酶用于將蛋白質(zhì)轉(zhuǎn)為肽(peptides)。胃壁會分泌黏液層,從而防止自身被胃腺所分泌的蛋白酶及胃酸的消化。
關(guān)鍵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