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物性肝病知識介紹
發布時間:
2020/01/03
藥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損害。藥物性肝病約占所有藥物不良反應的6%,并且是引起爆發性肝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它還是不明原因肝損傷的常見病因,特別是50歲以上的患者。它可以發生于以往沒有肝病史的健康人,也可以發生在原來有嚴重疾病的患者。隨著新藥的不斷開發與應用,藥物性肝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藥物
藥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損害。藥物性肝病約占所有藥物不良反應的6%,并且是引起爆發性肝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它還是不明原因肝損傷的常見病因,特別是50歲以上的患者。它可以發生于以往沒有肝病史的健康人,也可以發生在原來有嚴重疾病的患者。隨著新藥的不斷開發與應用,藥物性肝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藥物性肝損傷已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
當前人類正暴露于6萬種以上化學物質的威脅中,其中包括3萬種以上的藥品和保健品,另有3萬余種的食品添加劑和環境污染物質,這些外因性化學物質多在肝臟各種酶的作用下轉變為水溶性強的物質由腎臟排出。肝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臟器,因而也是藥物損傷的主要靶器官。許多藥物可引起肝損害。據統計,目前至少有1100種藥物具有潛在的肝毒性,很多藥物的賦形劑、中草藥及保健藥也有導致肝損害的可能。
患者一般大都有食欲減退、上腹不適、惡心等消化道癥狀。肝炎型的臨床表現似病毒性肝炎,有或無黃疸。肝內淤膽型的病人除有消化道癥狀外,皆有黃疸、皮膚瘙癢、尿色深黃色、糞色淡或陶土色。
藥源性肝損害的治療原則:(1)停用可疑藥物:輕度肝損害多數能在停藥后短期內康復。(2)加速藥物排泄:對誤食、誤服大量致肝損害的藥物者6小時內可通過洗胃、導瀉、加用活性炭吸附劑等清除胃腸殘留的藥物,也可采用利尿、血液透析、血液超濾等方法促進藥物的排泄和清除。(3)解毒治療:某些特殊藥物中毒的患者可用相應的解毒藥物治療。(4)抗氧化劑治療。(5)促進膽紅素代謝及膽汁排泄。(6)支持治療:休息,給予對癥支持治療,以維持內環境的穩定,維護重要器官的功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必要時可應用白蛋白或輸新鮮冰凍血漿,嚴重肝衰竭者可給予人工肝支持治療。(7)肝移植:重癥患者導致肝功能衰竭、重度膽汁淤積和慢性肝損傷進展到肝硬化時,可考慮肝移植。
關鍵字